我國微生物診斷領域起步較晚,份額約5%,增長10%左右。微生物診斷通過病原學診斷和藥物敏感性分析為臨床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和療效觀察提供依據。近兩年在微生物檢測方面,業(yè)內影響最大的是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譜(MALDI-TOF)以及藥敏檢測精準化、快速化的技術突破。
雖然質譜鑒定市場目前仍是生物梅里埃、布魯克兩家公司占絕對主導地位,但國產質譜儀不斷快速發(fā)展,在保證性能的基礎上以更低的價格突破外企壟斷的格局。目前,微生物檢測朝著兩個方向發(fā)展。
檢測HIV感染者體液中病毒抗原和抗體的方法,操作方便,易于普及應用,其中抗體檢測尤普通。但HIv P24抗原和病毒基因的測定,在HIV感染檢測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也日益受到重視。
體外診斷試紙瓶
(一)抗體檢測
主要有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和免疫熒光試驗(IFA)。ELISA用去污劑裂解HIV或感染細胞液提取物作抗原,IFA用感染細胞涂片作抗原進行抗體檢測,如果發(fā)現陽性標本應重復一次。為防止假陽性,可做Western blot (WB,蛋白印跡法)進一步確證。
WB法是用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將HIV蛋白進行分離,再經傳移電泳將不同蛋白條帶轉移于硝酸纖維膜上,加入病人血清孵育后,用抗人球蛋白酶標抗體染色,就能測出針對不同結構蛋白抗體,如抗gp120、gp41、P24抗體,特異性較高。
(二)抗原檢測
用ELISA檢測P24抗原,在HIV感染早期尚未出現抗體時,血中就有該抗原存在。由于P24量太少,陽性率通常較低?,F有用解離免疫復合物法或濃縮P24抗原,來提高敏感性。
(三)核酸檢測
用PCR法檢測HIV基因,具有快速、高效、敏感和特異等優(yōu)點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目前該法已被應用于HIV感染早期診斷及艾滋病的研究中。
(四)病毒分離
常用方法為共培養(yǎng)法,即用正常人外周血液分離單個核細胞,加PHA刺激并培養(yǎng)后,加入病人單個核細胞診斷及艾滋病的研究中。
一方面,微生物檢測在一體化、智能化的道路上飛速前進,各大廠家通過流程優(yōu)化、信息集成對微生物檢測的各個項目,推出一系列整體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床旁診斷產品具有快速簡便、效率高、成本低、檢驗周期短、標本用量少等優(yōu)點,也越來越受到臨床的關注。目前微生物市場上還是以進口為主,進口產品占有率達80%以上。